榜样圣中人 || 2023年圣城中学年度人物李庆亮——师泽如光,虽微致远
编者按:
圣城中学党委把10月份确定为圣城中学师德建设月,以“发现榜样、传播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为主题,深入开展向圣城中学年度人物学习活动,为切实搞好学习,同步在公众号上开辟“榜样圣中人”栏目,宣传圣中榜样,激励大家都做榜样圣中人。今天刊出榜样人物李庆亮——师泽如光,虽微致远。
师泽如光 虽微致远
——记2023年圣城中学年度人物李庆亮
他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份责任,为师一生,我只求问心无愧!”他就是圣城中学的李庆亮老师。时光荏苒,三尺讲台见证了青春的远去,无数支粉笔染白了双鬓,已近花甲之年的他仍每天在学校忙碌着,如年轻时模样。
从外表看来,他衣着朴素,却温文尔雅,尽显文者之风;当他开口讲话,立刻给人以和蔼亲切之感,脸上的表情和眼神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温暖和关爱。我在心里默想,年少时能碰到这样的老师,给以启迪馈以智慧,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他的信条
在教育这条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从来都是看不见的,那就是为师者对教育的那股强大的信念。
随着1995年建校,李老师在圣城中学工作已有28年,期间他当了23年的班主任,干过级部主任、学校政教处主任,哪里辛劳哪里便有他的身影,学校的发展也留下了他的足迹。“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便担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冬天里刚蒙蒙亮,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静谧的还在沉睡中的校园,为即将到来的学生们打开一盏盏亮灯;傍晚学生早已归家,他留到最后悉心检查教室门锁。以校为家,他工作严谨、细致、认真,学校安排的工作全部一丝不苟地完成,且毫无怨言。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说,有什么事情交给他,从来不会推诿,一定给你保质保量完成。对待学生、对待工作,耐心细致,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他慢慢活成了一个“工作狂”。
李老师腰不太好,动过手术,当级部主任和班主任时,学生军训,他也坚持在烈日下陪伴、做示范。无言的行动,使教育的意义更加深刻。我们难以体察这份坚持背后的不易,但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坚持的背后是他对工作的热爱,赤心不改!
他的幸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所教的学生成长成才。李老师在圣城中学教过的学生有四千多人,有一届学生是他印象最深的。他说:“齐乐平主任女儿齐立科那一级学生,我从小学二年级一直教到他们九年级毕业,连续教了八年并且跨越小学初中,2013年这一级学生初中毕业,他们的成绩非常优异,他心里也很欣慰,很高兴。因为这一级学生教的时间长感情深,他们也知道感恩,现在他们基本都走上了工作岗位,每逢年节总有部分学生来看望,这一级学生还以‘亮裔后代’建立了学生群。
”千锤百炼始成钢,玉汝于成终有时。“亮裔后代”,看到李老师谈及于此满怀笑意,我也跟着感动不已。得到长大成人的学生们的肯定与敬重,这是对为师者最大的褒奖。手中执笔轻写岁月,那些顽皮捣蛋的幼童成长为开始感恩的大人,这是对教育的回馈,回馈给我们最温暖的幸福。岁月如梭,李老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每一届学生提起李老师来,都是满满的感激,李老师用自己的爱与责任,温暖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在李老师的坚守下,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李老师用自己的坚持证明了教育的力量,而他的脚步却未曾有一刻停歇。
站在讲台上,他慢慢老去,但教育是传承,可永葆青春!
他的追求
只有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才能心静如水,任劳任怨。
二十出头的他便踏上了教育岗位,38年的教育教学,锻炼出李老师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负重拼搏的精神品格,工作中他团结同事、尊重他人,每当工作出现失误或者是做的不够好时,他的内心是自责的,而做出了成绩,又总是归于客观原因,从不向领导邀功请赏,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决不麻烦别人,从不向别人提出过分的要求。甚至有表彰奖励的机会,他都谦让于别人。他把这种做人做事的风格看成是一种修行。
正如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那样:李老师是一个内心简单的人,他的心里只有怎样把工作做好,把学生教好,再无其他。追求简单,做一个简单的人,面对世事纷繁,面对功名利?,始终内心平静,享受简单。“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才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一辈子扎根教育,不负韶华。
李老师是学校的党员先锋,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每一个榜样都是一座精神丰碑,他释放出的光芒和力量,可以感召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凝聚一批人。在教育这条漫长的征途上,年轻一辈的圣中人与优秀者同行,更应时时鞭策,沿榜样足迹,踏稳教书路。
“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山河。”38年的坚守奉献,李老师将青春献予学校发展,献予教育事业。深耕不辍,他用情怀书写担当。而今已近花甲之年的他快退休了,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岁月沧桑了他的双鬓,但我们却都能看到他依然年轻的心。
撰稿:许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