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圣城中学
2008年深化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计划要点
一、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满堂讲”、“满堂问”现象仍然存在。讲会、练会还是课堂教学的主导。由于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认识上的偏差,热衷搞热热闹闹
2、学生一般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发问,即使个别同学提问,也是在教师讲授结束之后的空余时间中。同时,老师对这部分问题的回答,也停留在一对一的一问一答这种层面上。
3、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少,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学生一般处在被动盲从情况下,很少自主学习。
4、教师教课本问题突出,引导学生使用课本学的问题,依然需要引导。
5、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6、教师备课时心中只有教材、知识点的现象突出,没有把怎样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应有的地位上,作为备课的重点来处理。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推广的做法:
1、深入进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深入体会和学习潍坊教科院关于“调整教学关系、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同时努力从教育教学典籍中汲取营养,从教育专家和学者那里学习金点子和典型做法,学以致用,为学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服务。
借助教育局关于广泛开展推门课活动的要求,在学校的组织和引导下,广泛的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评课课活动,以潍坊教科院关于“调整教学关系、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和教科研中心的“双二十条”为准绳,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构建研究推向深入,探索和建立具有学校特点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的引导和培养。结合学校开展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培养的计划,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探究意识、问题意识、主动表达的意识的进行培养和强化,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创建,打好学生基础。
逐步培养学生互助互动互学,同伴交流,向同伴学习,与同伴合作,与同伴分享,倾听同伴发言及意见,提出问题的意识,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既能学又能问,既问老师又问同学,主动请教,查阅有关工具书,勇于开口,敢于交流的良好习惯。
3、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切实改变重教法轻学法的思想,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授课时要传授学法,课后练习要指导总结好学法,使学法的研究与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以例悟法,依法自学”。
4、与当前规范办学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减轻学生负担入手,引导教师改变课堂,改变作业布置的形式。
5、深化教师教学常规改革工作,突出“自主互助学习”的理念,落实“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的教学原则,将练导循环学案进一步推进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创建结合起来。
三、预计本年度达到的阶段性成果。
1、树立并培养起学生课堂讨论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使课堂讨论成为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讨论实现学生思维碰撞和升华;使课堂落实了“三不讲”原则得到落实。教师做到在课堂上不仅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让学生拥有了交流和思维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经常提问题和质疑,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成为一种习惯。
2、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大量的课堂研讨与实践的探索,学校教师能建立和总结出具有学校特点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的教学模式。让新的课堂教学形态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创造中,逐渐清晰。
3、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学生互助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成为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机会指导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先与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中讨论,问题得不到解决,灾由左右两个四人组组成的八人大组解决,最后的问题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
四、实施课堂改革的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强化督查,确保实效。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处、级部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共同参与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构建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