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我不知念了多少遍,可一直没有真正理解过。不过就在前些日子,我似乎明白了一点。
那是个周末,我不耐烦地写着作业。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玩玩钢笔,一会儿抓抓头发……爷爷看到我的样子,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心不在焉是不行的。既然你实在写不下去了,不如看看我的‘珍宝’吧。”我激动万分,心里盘算着:爷爷有一个宝箱,轻易不给别人看。这次竟然要给我看了!那里面会是什么呢?珍贵的珠宝?古老的瓷器?还是名贵的字画?没准会是秦始皇用过的宝剑!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爷爷从橱子里拿出了一个用黄花梨木制成的匣子。虽然小锁已经生锈,可匣子表面却一尘不染,散发着美丽的光泽,留存了时光的痕迹。
爷爷小心翼翼地用钥匙插进锁孔,旋转一下,“咔嗒”一声,锁开了。我满怀期待地打开匣子,却发现里面装着一支钢笔和一本烂的不能再烂的手抄本,我大失所望。我抱有一丝残念翻开这个“破本子”,希望能发现一张藏宝图之类的东西。只见里面写的字都是从右往左一列一列地排着,还有一大堆我不认识的繁体字。我失望地将这个奇怪的本子扔到一边。爷爷赶忙捧起它,对我说:“这可是我珍藏的课本,我以前教学时手抄的教材!”我疑惑不解道:“不就是一本破课本吗,坏了再买本就行了呗,还用着手抄?”他说:“那个年代没有打印机,书籍尤为珍贵。学生们的课本都是上一级同学用完后循环下来的,有时学期快要结束了,新课本才发下来,老师们也没教科书,只能用手抄……”我大为震惊,说:“爷爷,您竟然抄了这么厚一本书!”他微笑着说:“来,我再带你看看这个。”
他带我来到仓库。搬开一件又一件物品,最后搬出了一个沉重的“大块头”。他对我说:“这个叫油印机。”我不解地问:“油印机是什么?”爷爷一边抚摸着它,一边对我娓娓道来:“这是用来印试卷的。它现在看来有点笨重,在那时却是最快捷的。当时是我们几个老师省吃俭用好几个月,才买回来的,后来技术革新,它‘退休’了,几经辗转,现在由我来保管。”我又问:“这个怎么用啊?”爷爷说:“首先要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字,一个字一个字刻穿蜡纸,制成蜡版。然后将蜡版放到油印机上,底下放上纸。用滚筒沾满油墨,刷一下蜡版,就复印好了一张卷子。可是,蜡版比较脆弱,有时复印一份试卷,就得需要我们老师刻两三份蜡版。滚筒还经常卡住,每次修理都需要好长时间,还会把手上、身上都沾得黑乎乎的。”
我惊讶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当时获取知识是那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爷爷又开口道:“你明白我给你看这些是为了什么吗?”我低着头说:“明白。”他又继续教导我:“你爸爸小时候跟着我我去乡村支教,不管下雨下雪还是下冰雹,每天都要步行几十里路。他们的作业比你们现在要多很多。经常抄写课文,抄十几篇也不是稀奇事,可他没有半句怨言。那时晚上经常停电,你爸就用煤油灯,家里屋顶经常充满浓浓的烟。希望你能明白并传承我们家的家风——不畏艰难,用功读书,积极努力获取知识。”
我惭愧地回到书桌,认真地写完作业。我不禁感叹,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知识,我却不懂得珍惜。每当我厌倦学习时,爷爷的“宝箱”总会浮现在我眼前。我会立刻调整状态重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我终于理解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含义,我要坚持下去。
六年级二班 徐明谦
指导教师 李云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