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李婧菲:记忆中的外祖父
来源:本站原创 2022-04-19

  记忆中的外祖父有点模糊,矮矮的、瘦瘦的,人到暮年但身子骨很硬朗,黝黑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一双沧桑的眼睛埋在浓浓的眉毛下……尤其是他的一手好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张扬却不跋扈,秀逸又不失英气。 

  我对外祖父了解不多,关于外祖父的事迹大多是小时候缠着妈妈给我讲的。外祖父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年代,他学问高,在村委干文书兼会计:用他的老式钢笔给村民开粮票、写文书、做记录,有时办喜事的也会找外祖父来写请柬,说这字拿出去有面子…… 

  他勤劳、热爱自己的工作,若有人打听外祖父,别人就会说:“哎呀,我知道,就是往村委跑得最勤、字写得最好的那个!”记忆中的外祖父总是骑着他的解放牌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去村委。在家人眼里,他是忙忙碌碌的“陀螺”;在街坊邻居眼中,他是热心肠的好文书。 

  一辆“解放牌”自行车陪伴了外祖父近30年的时光。它的车身整体很高,框架很大,最突出的是车把与车座之间连接的横梁,这辆自行车的横梁、后座都可以载人,而且车轮也很大,有点像如今的变速车,所以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大梁”自行车。 

  在那个物资短缺的时代,外祖父非常喜爱这辆自行车,每次回来,有空便会用一块抹布细心地擦拭上面的泥点和灰尘,也正是这辆老式自行车才让外祖父这么多年风雨无阻地奔波于家与村委的小路上。 

  直到暮年,我们都劝外祖父,工作了这么多年,也该停下来休息休息,享享清福了。外祖父却不肯,还说:“我就去看看,一会儿就回来。”这一看又是几年,面对家人的埋怨,也不予回答一笑带过,直到身体状况愈来不好,才在家里看书、休息。 

  最近这几年回老家去看,一切还是那么熟悉:老旧的院子、桌子和电视机,可有时又那么陌生:不再破旧的围墙,落满灰尘的“解放牌”自行车,没有荒草的小山丘,高高架起的电线杆,停满汽车的小路……似乎每一处都变了,但还是自己熟悉的家。不可否认,现在我们的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回顾过去才知道,所有的好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一辈辈人的努力创造的,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这份伟大又坚强的精神传承下去。 

                                                                                                                                         八年级五班 李婧菲 

                                                                                                                                         指导教师  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