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视导 || 视导研讨专业引领,融合创新再启征程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科教研活动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双减”工作,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9月21日,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对圣城中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科学九个学科开展教学视导工作。圣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朱荣光,副校长张金泉,副校长张海艳,小学全体教师参加。
张海艳副校长分别从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立体教研;聚焦素养提升,积极推进教学改进;对照发展目标,多措并举锻炼队伍;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实践路径,幼小衔接自然贯通五个方面作了详细汇报。
视导组各学科教研员认真细致检查了学生常规、特色作业、全科阅读、教师成长等材料。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反馈,赞优点、谈不足,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把脉问诊,通过听评课研讨,对教学改革与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的落实、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效果进行了指导,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语文组
常欢欢老师出示了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精读引领课。常老师创设了“我是校园最美金秋观察员”的大情景,整堂课设置了三个评价任务,分别是同桌互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内容;背诵第2自然段,按照要求仿写句子。授课过程中,她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
语文教研员周金春对常老师的课堂教学评教学设计作出了指导和评价,向老师们清楚地介绍了教学评教学设计每一部分内容该怎么写。包括目标确立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重点讲解了评价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制定。指出,评价任务应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写,教师应时刻思考评价设计是否能检测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并可以通过平实化语言和趣味性语言来表述。
数学组
小学数学教研员赵金惠来到三年级一班,听了数学老师崔家萍的《搭配》一课。崔老师利用衣服与裙子这两个生动的学具,请同学们上台展示他们的搭配方式,并让同学们进行点评,感悟有序搭配的好处。
第二节课又走进四年级一班,聆听王晓凤老师出示的《直线、射线、线段》公开课。整节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王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多彩的数学世界,感受数学图形的魅力。
小学数学教研员赵金惠从教学评一致性出发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她指出:课程一定要有目标,一种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到哪去;还有一种是针对老师的教学目标,老师要知道干什么。然后就是实施,先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设计要遵从“低门槛,多层次,大空间”的原则,要让同学们全员参与讨论。在落实任务的时候,要让同学们逐层展示任务的掌握情况,老师要读懂每一种情况,努力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
英语组
英语教研员王君重点指出,要以研究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目的,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教研团队。
王君强调,要强化课堂常规训练,关注课堂实效性。老师们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工作,课堂常规训练要落实到位;课堂任务布置要具体明确,从低年级抓好基础,规范课堂学习习惯;要注重教研,定好年级目标。
音乐组
任玉萍老师出示了音乐公开课《乃哟乃》,任老师以提升兴趣点为抓手,开展课堂教学。从单一音符入手,运用音符小游戏,带领学生把音符变为旋律,调动了课堂氛围,吸引了学生眼球。任老师还通过柯尔文手势感知和身体律动感受,带领学生充分领略了土家族歌曲的魅力。
音乐教研员辛少敏从老师和学生的表现、教学设计等方面,对任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评价。首先肯定了整节课的设计思路,由易到难地逐步深入,对课堂生成性把握得当。同时还针对教学不足,提出了修改建议,教师应进一步研读课标,注重把握学段年龄特点,增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
体育组
骄阳似火的运动场上,张睿老师出示了“绳”主题课程。张老师除了教同学们单脚交换跳绳外,还融合了音乐节奏性教学,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学生课余活动扩展了新方向。张老师还通过游戏“节奏大师”,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练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体育教研员袁茂林对课堂进行了点评,首先表达了对青年教师课堂的认可,肯定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就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特别强调课堂上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分层教学。
美术组
韩艳华老师出示了美术公开课《瓜果飘香》,课上,孩子们跟随着老师,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采摘大比拼”游戏,教师神采飞扬,孩子们积极参与,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同学们学习到了色彩以及画面组织等美术专业知识,用各种各样的“水果”装满了自己的果篮。
美术教研员李霞老师肯定了韩老师的专业水平,以及课堂上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同时针对课堂提问,给出了指导性建议,指出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要精练问题、精准设问,引导学生去发现、表述问题。
道德与法治组
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红娟肯定了学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常规,并对王誉萍老师执教的《我们不乱扔》一课进行了深入点评,从开课的导入、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评价、学习收获、作业拓展等一一作了深入剖析。
李红娟在评课中特别提到,关于备课,首先要吃透教材、研究教参,真正明白学习目标;还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内容和学业要求,真本领悟课的主旨。
综合实践活动组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房承明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进行了指导。认真查看了教研组活动过程材料、教学常规,详细了解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以及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情况,观摩了张锡雨老师的一节劳动课《缝纽扣》,随后,与听课老师一同评课,给予了具体点评和指导。
房承明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了解读、对学科发展方向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注重课堂的时效性,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劳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劳动中学习劳动技能,反思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感悟;三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要学会“聚焦”,广泛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四是要注重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梳理,学会总结,把课程系统化;五是要学会思考,真正好的课堂,学生才是探究的主角,教师只需要恰到好处的引导。
此次视导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同时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圣城中学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研水平,提升育人质量,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大气有素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