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先锋 || 郭莉:教育是一个温暖的等待
来源:本站原创 2023-04-06

澄澈的眼眸,

清脆悦耳的读书声,

一声亲切的问候,

我看到了最真挚的心灵。

受挫时的落寞,

失去友情时的伤心,

与父母的争吵,

我看到了倔强面容后的脆弱。

多年后,

你是否还会想起,

碧草校园里,三尺讲台上,

那个用粉笔铸青春的我。 

  在老师的眼中,学生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我们需要悉心地呵护,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耐心地等待它绽放那一天,这个等待也许漫长,但它终会到来。 

理想信念,吾心恒坚守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明灯,身为教师,这是一种信仰,拥有信仰的人总会比别人多一份坚定,少一分迷茫,只有自身有理想、有信念,才能够感召学生,在学生内心埋下发芽的种子。对于老师,这种理想信念就是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未来。 

  三年的疫情,我们似乎都记不清开启了多少次网课,因为在网上看作业,视力骤降;年近退休的老教师,眼睛早已花了,却还是细心检查每位学生的作业;颈椎早已出现了问题,却还是坚持坐在屏幕旁,反复讨论教研。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是对工作是否尽心,做到什么程度,还是取决于我们个人的职业操守。 

  我所执教的这一级毕业生,经历了“阳”,经历了甲流,还要面对新一轮的中考改革,学生是难的,家长是难的,老师也是难的。在九年级的办公室里,老师们似乎从未聊过超越学生以外的话题,剩下的时间就是在不停地备课,做题,解答学生的问题。在老师们相继“阳”了之后,都在担心自己的课怎么上,很多老师还没有完全康复好就急匆匆回来上课了,怕给学生落下太多知识。这种着急不来自于外因,是教师内在的职业责任感在督促我们。也许我们没有很宏大的理想,仅仅就是想上好这堂课,考好这次试,但我想说这就是职业的信念感。 

仁爱之心,吾心尽为之 

  入职之初,我们激情满怀地畅谈教育理想,有着势必要干出一番事业的执着和决心,有着要做一个妙舞蹁跹、儒雅博识的教师的浪漫情怀……从教几年,当激情和热情退却,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沉稳和成熟,我学会了用更加智慧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问题,我更加明白了育人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 

  之前班里有一个男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课堂上点他的名字,也很不服气,与我顶撞。我先后几次叫他到办公室,都没有来,最后一次我在办公室里喊他留下,他仍然无动于衷。我当时也很生气恼火,但我们不能真的和学生生气,更不能和学生怄气,后来我发现他即使背得很熟练,也不会来给我检查。我只能转换一种方式,耐心委婉地和他交流,我跟他讲“老师检查你的学习情况,并不是要为难你,是为了帮你解决学习上不会的问题,让你变得越来越好”,经过那一次,他也就没再抵触我。再后来,我从他的作文里发现他的想法比较幼稚,又十分好面子。所以他最近一次在课堂上走神时,我就过去轻轻摸了一下他的头,他羞愧地笑了,快速调整好认真听讲。今天的背诵检查,他竟然是第一个来的。 

  我们在复习《桃花源记》时,一个同学把课本上的插画,用钢笔一笔一笔描了出来,他看见我走过来,十分害怕,赶快收起了笔,准备背书。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问他这样做,还会有陶渊明带给我们的那种似真似幻的桃花林的美吗? 

  他羞涩地笑了笑,接着跟我讲,“老师,我从网上看到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关于神异的故事。” 

  “嗯,那你怎么看?” 

  他笑了笑,又说“我是无神论者。” 

  但我知道他的心里是充满了好奇的,我说“每个人的心境不同,读到的感觉也会不同,有人解释为‘神异’也是因为它太过于美好,只要你感觉能带给你美好,能带给你正面的力量就可以。” 

  他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当看到他在画图时,第一反应是想批评他的,但是当看到他那羞涩的笑容,我就一点也不生气了,我想以一种更加平和的方式来让这个不太认真的男同学更加“亲近”于我,毕竟发火批评只能解决一次性的问题。 

  对于这两个学生的处理方式,我想最终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都是源于对学生的爱,有爱才有包容,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更加冷静有效地处理。 

扎实学识, 吾心之源泉 

  身为教师,自己过硬的学识和本领,是进一步教好学生的根本。对于问题要深入浅出,分清主次。现在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是日新月异,老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渴求。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读书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读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沉淀和智慧,是情感意志的撞击与交流,让我们不断地与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我们反复思辨、求证,从而形成更深刻的属于自己的思想,进而豁然开朗,打开更大的格局。 

  每年教科院、学校都会组织多次交流学习活动,为的就是提高老师们的专业学识。每到假期,都会统一组织研修学习活动。学校还定期组织1+N”读书交流活动。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古有“百家争鸣”,现在也可以有“十家”“几十家”争鸣,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开怀交流。 

  作为老师,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群体,他们拥有创新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就难免会捉襟见肘,难以成为一名称职的好老师。终身学习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生活本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超越自我的过程。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团结奋进,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披荆斩棘,而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一代又一代接班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这更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初中教师 郭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