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信息科技学科新课标,深入实施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模式,提升区域信息科技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月24日至3月7日,圣城中学组织开展主题为“落实教学评、实施新课标”的信息科技学科区域教研活动,来自圣城中学、圣城中学巨能校区、实验中学、上口镇教育学区等城乡学校的13名教师和潍坊市教科院信息科技教研员李永晓参加,潍坊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副校长曹国栋主持。
此次活动有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两个环节。课堂展示分为两个阶段,先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出示示范课,而后所有年轻教师根据示范课,按照现行教学进度出示公开课,共有11位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小学组教师主要从Flash动画制作、幻灯片制作、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等内容开展课堂教学。老师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贴近生活和学习的实例导入,启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基本原理和应用,引导他们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同时让学生在数字化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组教师主要出示了Python编程课。老师们用棋盘放麦粒、猜数字等一个个经典的编程问题导入新课,引领同学们分析算法、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堂课均有升华,引导同学们在信息社会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学好知识,回报社会。
每堂课结束后,所有教师都及时进行评课研讨活动。老师们从新课标落实、大单元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课堂达成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既肯定了课堂中的优点亮点,又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课标落地中遇到的困惑,并根据每位教师特点,指明后续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
潍坊市教科院李永晓主任以线上形式参与教研活动。他对老师们出示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提出新课标环境下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是教师们还应继续深入分析、拆解、分层研究新课标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以项目式教学方式组织课程实施的实践与课题研究;二是要注重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形成关键能力,贯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三是在编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算法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程序执行过程,同时注重让学生亲历整个过程,然后基于理解去编写解决问题的完整程序。
此次区域教研活动是一次新课标的落地、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此次活动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工具具体的应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保证新课标的落地落实。所有教师将以此次区域教研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数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