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大众日报》刊登我校“三圣二维码”
来源:本站原创 2019-05-05

  “魅力圣中,魅力无处不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剪出来的二维码,扫扫看!” 

  “当传统手艺遇上了现代科技,就有了无限创意;方圆之间,蕴含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美好寓意!精彩世界,一‘触’即可,扫一扫,更奇妙!” 

  “这是最美的邂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扫扫看,会发现更美的风景在等你!”…… 

  这几天,寿光市圣城中学老师的朋友圈里纷纷在转载着这几段话,还配着一张剪纸图片,内容是该校“三圣教育”特色:文圣仓颉、农圣贾思勰、盐圣夙沙氏三个圣人围着学校的公众号二维码。轻轻一按,准确的识别了进去。 

  “这个剪纸的二维码,我已经扫描关注上了。老师们竟然能在纸上剪出二维码,太厉害了!那么复杂的图案都能准确剪出来,了不起!希望俺的孩子也有机会能学学剪纸技艺。”该校学生家长王国强说。 

  “该作品的名称是《三圣请您扫一扫》,是由美术教师王文娟和信息技术教师曹国栋领衔的党员名师工作室合作完成的,发布后短短一晚,就有三百多人关注,很受大家喜欢。我们有一个剪纸课程创作团队,通过共同教研,开发了一系列剪纸课程,已在剪纸社团中进行实施,教给对剪纸感兴趣的同学。该作品只是该课程的一个小成果,下一步,我们师生会共同努力,创新课程形式,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圣城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齐永胜自豪的说。 

  据悉,《三圣请您扫一扫》的创作经历了创意、构图、剪裁、成图等过程,创作团队在每个环节都做了无数次的尝试。 

  创意环节。“三圣文化”是圣城中学的学校文化,受到师生家长的高度认可。曹国栋党员名师工作室负责学校“三圣文化”课题研究工作,把三圣文化全面融入师生学习和生活,是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方向。前段时间,寿光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征集书画作品时,剪纸社团上交的孔子和三圣的剪纸启发了曹国栋,由此产生了把三圣和学校公众号二维码放在一起的创意。他想道:“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而学校文化也是来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再把代表现代科技的二维码整合进去,会不会更好的激发师生家长对学校‘三圣文化’的认可?”他和剪纸社团的辅导教师王文娟进行了沟通,组成了剪纸课程创作团队。 

  构图环节。创作团队把学校二维码放中间,按照三圣标准像的姿势和所代表的寓意进行组合。外部在用圆形还是方形时,大家有过争议。“中间的二维码是个正方形,那外面再用类似图形,感觉不太协调。我们何不借鉴古代‘天圆地方’的铜钱造型,外部用圆形,边框再采用传统的‘回字边框’,与二维码的正方形形成对比,既美观,又体现传承。”初中党支部书记邢德胜建议道。大家经过研讨,出了几幅不同样式的图纸后,大家从美观、协调、寓意等方面考虑,最终采纳了邢书记的意见。  

  剪裁环节。“这里面最难的就是二维码的裁剪,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个二维码有九个关键识别点,大小、形状、比例等都不能出错。我们把剪纸中的剪刀工艺和刻刀工艺全部用上,前后用了五天时间,尝试了几十张纸,最终才裁出现在这个能正常识别的剪纸作品。很多失败的作品大多是二维码不能正确识别,这个有点难……”王文娟老师说起创作过程,有点意犹未尽,尤其是二维码的剪裁,还是让她这位刻苦钻研剪纸数年的老艺人心里有点忐忑。 

  成图环节。作品成型后,如果装裱挂起来,看到的人会比较少,起不到应有的传播价值。而把它处理成电子图像,就能通过便捷的聊天工具和网络进行传播。在这个环节,创作团队进行了多次实验。用相机拍的剪纸,有阴影,细微处还有折叠,成像效果不好;用扫描仪扫描,该作品比A3纸还要大,手头没有如此大的扫描仪……创作团队最后确定分块扫描,统一拼接的思路,把作品分多次扫描出来,再由创作团队的张春杰、崔凤阁等信息技术老师用制图软件进行还原拼接,并以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三圣广场为底图。最终,这幅《三圣请您扫一扫》的作品成型,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圣城中学是寿光乃至全省著名的党建品牌校,该校在党建与教学业务融合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有推广价值的新路子,党建经验多次在省和国家级媒体推介,不断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是党中央政策落地在基层学校的一个典型。该校通过编写党建教材,开发党建课程,设立了像剪纸社团一样的众多社团,不断构建浸润式党性启蒙教育体系,真正做到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让学生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提升了学生品行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功打造了“三圣教育·红色领航”党建品牌,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欢迎。“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搭建各类成长平台,把师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办群众满意学校。”齐永胜说。 

0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