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寿光市委社会工作部、潍坊科技学院专家团队到圣城中学调研“奇迹团”工作
为深入总结和推广红色“奇迹团”特色育人实践经验,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的新路径,6月12日,寿光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程燕燕带队,联合潍坊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宋吉东、刘志坤、梁洁三位专家莅临圣城中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课题调研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朱荣光,党委委员、副校长曹国栋及部分奇迹团导师参加。
座谈会上,朱荣光首先系统阐释了“奇迹团”的核心理念与初衷。他回顾了“奇迹团”源于对后进学生即“被学习遗忘的天使”的深度关注,强调“尊重+激励=成功”的核心原则,用“相信”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无分别的爱。他分享了“奇迹团”成立以来的生动实践,践行“让长板变长”的教育思维,并从团队层面深刻阐明“党员不是一种称呼而是一种责任”,激发教师的角色意识,将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对学生的关爱与转化中。
随后,五位“奇迹团”导师先后根据工作实际,分享了他们激励学生的感人故事与有效方法。程燕燕在听取汇报后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圣城中学“奇迹团”本质上构建了一个校内专业公益组织,学校和导师让奇迹团的孩子们被肯定被看见,更通过无私的爱温暖和治愈了孩子的心灵,重新唤醒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和成长的自信。
宋吉东教授对“奇迹团”给予充分认可,并基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对“奇迹团”的育人做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奇迹团”的许多经验都是对“榜样人思维”的践行,如二年级、九年级同升旗,激发了九年级学生的榜样动力。他提出,“奇迹团”可以从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切入,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提升学生自信;将家长和优秀校友纳入“奇迹团”,促进家校共育与资源链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进行精准帮扶。
本次调研座谈会为学校“奇迹团”项目的深化发展注入了专业智慧。专家组的肯定与指导,坚定了学校持续探索育人新模式的信心。未来,学校将积极推动课题合作与家校社共育,把创新实践和理论支撑有效融合,努力将“奇迹团”打造为可推广的学校社会工作品牌项目,助力更多学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