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送学成风景 铺就温暖上学路

 2018-01-08 报道

――圣城中学文明志愿服务队侧记

作者:《寿光日报》记者王静

本文整版刊登于《寿光日报》20180105-A5版

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在我市不少学校门口总会看到不少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学校门口和周边路口疏导交通,劝导不文明行为,协助交警指挥并保障师生安全过马路;以前闹哄哄的车流再也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匀速的车流;车辆有序停放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也自觉停放在规定区域内……这些,成为文明送学路上的一道道亮眼风景,更铺就了一条条温暖上学路……

文明细节看得见,遵守秩序是关键

早上7点多,在圣城中学南门口,前来送学的车辆越来越多,无论是由东往西还是由西往东的机动车行驶道上,丝毫没有压车的情况。在新兴街道路两侧,车辆依次停放,车头方向一致,没有随意乱停的情况。虽说正是上学高峰,来来往往的车辆均在匀速行驶,而且没有明显的鸣笛声。

在学校门口处,流动的红马甲成为亮眼的风景,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手拿小红旗,在人群和车流中,保护着学生通过斑马线,指挥着机动车正常行驶,协助着非机动车有序排放。“小心点,慢点跑。”一位小学生背着书包着急过斑马线,正在执勤的志愿者赶忙举起小旗,顿时行驶的车流被“中断”。“上班路上车流大,尤其是经过学校门口,再急着上班或赶时间的心也要为孩子的安全主动让路。”一位司机告诉记者,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他们都会自觉提前将车速减慢,只要看到小红旗伸出来,要立马停车让路。

在学校门口,这里看不到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身影,相反,在几处划定的非机动车辆停放区内,这里的电动车、自行车等正有序地停放着,而且头尾一致,间隔有序。记者注意到,学校门口一侧规划有非机动车停放标线,前来送孩子的家长可以把电动车或自行车停放在这里。“这里是划定的地方,电动车就该停放在这里,要不然就会影响交通,破坏秩序。”家长宋明先告诉记者,来学校送孩子上学骑电动车的情况很多,要是这么多电动车随意停放在路边或门口,极易导致交通瘫痪,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路沿石以上的人行道上,两条护栏的设立形成了一条有序的进校门画面:家长牵着孩子的手依次送进校园,小学生正在护栏中间自觉形成队形,有序进入校园……正在执勤的志愿者李玉霞告诉记者,这样的设置,既能帮助学校维护上学、放学秩序,又能让家长和学生自觉养成有序进校园的习惯,避免了人流在校门口扎堆的情况。

8点过后,送学高峰过去,学校门口随即恢复安静景象。东西向行驶的车流依旧匀速行驶中,但没有丝毫的鸣笛情况;校园安保人员巡视好周边情况,包括非机动车辆停放区等,认真检查好校园周边环境;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脱下红马甲,将交通指挥小红旗收集好,又各自奔上生活道路……一切秩序井然,在车水马龙间这样一方诗意的校园里,文明气息洋溢在每个角落。

文明的背后是自觉,自觉的前提是习惯养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校园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家长、老师、校园工作者、学生的共同努力,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自觉维护,文明才得以根植于校园的每个细节。

“红马甲就是校园文明建设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志愿者们,为了学生们的安全,他们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自觉加入到文明校园建设的行动中来。”学校相关负责人曹国栋告诉记者,当初红马甲志愿者征集通知发出后,家长们参与的热情很大,报名人数更是越来越多,为了合理地安排好志愿服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些家长志愿者进行了“轮岗”安排,以上学时间为例,就有6至10名家长志愿者参与进来,而且还有10名左右的教师志愿者负责现场协调。“是他们的付出,正在为校园里4000多名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曹国栋说。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这不仅是老师们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作为一名家长志愿者,李秀华告诉记者,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来当志愿者,每每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一言一行的保护下,顺利地走进校园,或是简单的一声“谢谢”,或是一个微笑,都让作为家长的他们感到欣慰。李秀华说,除了每天正常的上学、放学时间,即便是遇到下雨或下雪等恶劣天气,这里的家长志愿者和老师们从不会卸下肩上的责任,大家都会准时出现在各个路口或斑马线前面,指挥交通、疏导学生流等,“这不是付出,而是一种爱的表现,我们非常愿意加入到这个大队伍中来。”

的确,采访中记者看到的每一处文明细节,离不开每一项制度的建设,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学校利用安全教育课和班会课的时间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每学期邀请交警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曹国栋告诉记者,学校印发资料给广大家长,让家长熟悉学校的相关规定,提醒家长不要将车辆随意停放在学校门口,不能在学校门口的道路上违规掉头、逆行。除此之外,所有送食堂货物车辆一律走学校北大门;在学生集中上放学时段所有教工车辆一定注意避让;在学生集中放学阶段,所有教工车辆一律要等小学部的学生集中离校后方可进出校门。

此外,为进一步督促文明养成,学校还建立家长违规车辆曝光平台。对在上放学时段,不按规定停车和违规掉头的车辆,由执勤老师及时抓拍,发布在“圣中班主任群”中,再由班主任及时发布在各自家长群中,同时让孩子也提醒家长遵守文明交通秩序,把家长的遵守情况纳入孩子综合素质评价,以此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工作。

校园文明建设,其根本是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每一处文明细节养成,便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加分”。如今,校园文明建设在我市正如火如荼开展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明沃土将滋养更多的孩子茁壮成长。

 

【志愿者说】

李秀华 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家长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为社会尽我们的绵薄之力,跟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大气又有素养的孩子,相信我们的每一分努力,会为文明寿光增光添彩。

 

刘晓红 家长

圣城中学家长志愿者服务队,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有力的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献计出力。每天上放学的路上,家长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义务疏导和维护校门口的秩序,保护学生路队安全有序放学,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奏响了一曲家校共育的交响乐。


丁华 家长

家长志愿者们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校门口,指挥接送孩子的车辆即停即走,带领孩子们安全通过马路。家长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也给孩子们树立了“遵守交规,人人有责”的好榜样。这样的行为值得提倡和学习,更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的支持。


刘钰 老师

校门口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需要广大家长的全力支持,比如不要在校门口乱停车、乱掉头、违章变道和抢道,保证道路通畅有序,才是构建“文明上学路”的基础和前提。另外,“如果条件允许,送学路上尽量不开车,可以多骑车或乘公交车,增加绿色出行方式。”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