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不同。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过渡、闭锁性、动荡性与社会性。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
2.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目标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心理成熟的成人成为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而中学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青少年按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材,也就是尽早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3.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社会对个体的影响,而中学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学校、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考试焦虑;学习负担造成之紧张;师生关系不良;父母期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性知识缺乏;异性爱慕,早恋倾向等。可见大部分问题涉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关系。又如学生厌学、逃学问题行为的出现,初看是社会因素(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实际上还是由于教育因素(有的教师偏宠好生、歧视差生,教学方法的死板又使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还施加压力、加码)与家庭因素(家长、教师的读书无用论或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学生不胜负担,对学习恐惧)所致。学校心理咨询要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开展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4.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方式方法不同。
中学生由于自主力差,经验较少,自我观念没有成熟,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或不知如何去解决心理问题。因而特别要注意指导与咨询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心理预防的基础上,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中学生才会主动意识到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咨询指导。心理指导的工作还要推广到教职员工及家长的范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学生及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意识到孩子们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时,会督促他们找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亲自带他们去共同接受集体咨询或家庭咨询。同时,在咨询指导时,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更明确的指导。
5.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年人心理咨询对咨询工作者素质要求不同。
教育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求有一般咨询人员应有的仲裁心理危机的本领与解除心理负荷、改善当事人认知结构的技能,而且要熟悉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并且有中学教育的实践经验。故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教师及政工人员或行政干部担任此职更为合适的。
6.中学生心理咨询要采用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
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保密性、交友性、认知性、启发性、整体性、明确与委婉相结合、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治疗与咨询相结合等原则)。
7.心理咨询宜个别进行,不能围观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