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给我的启迪

 2012-05-16 报道

一次陪儿子到书店买辅导书,顺手为自己买了一本《一生要养成的六十个习惯》。简单地看过序和目录后,引起了我的思考,书中所介绍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作用,使我发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走了一些弯路,一向令自己满意和骄傲的儿子身上也存在些不良习惯,或多或少地存有目前独生子女共有的不足和特性。这些不良习惯因为自己的忽视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业和发展,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挥。这时自己才认识到,简单地对孩子进行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固然会有所成效,但忽视孩子良好的思想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是最大的失误。孩子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善于学习的方法,这样他才会认清事物、选准目标、循序渐进。

自此,我有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首先要跟孩子做“朋友”,摒弃单纯的说教训导,而是培养自己的童心,既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察童心的需要,并能怀着一颗童心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用他能接受的方式甚至语态交流,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沟通,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不良倾向或苗头,便可以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对一些批评和建议,孩子也能够平静地接受,不会发生抵触或沉默式的对抗,孩子有什么心结或不明白的事情,也会主动地找到家长这个最信赖的人诉说。这一做法的落脚点是让孩子从心理上接纳和认同,杜绝了所谓“代沟”现象。

其次,“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因此,要从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一言一行进行提示和规范,既不能泯灭孩子活泼好动、纯真善良的天性,又要使之形成勤奋、坚强、认真的优良品质,用生活来影响和塑造孩子好的习惯行为,天长日久便可转化为孩子的自觉行动。

第三,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孩子的知识面。父母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孩子的老师;面对大千事物,何地何境都会变成孩子生动的课堂。经常带孩子外出活动,接触些在学校不能体验的事物,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了解社会。就是多数家长谈之色变的电脑网络,如果合理引导也会变成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第四,鼓励孩子多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提高。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学校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掌握一定知识面的基础上,亲身体验实践的味道,用身心感受生活、用知识了解社会、用实践塑造思想。

第五,运动与快乐并存。体能的发展与智能、情绪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孩子天性喜爱运动,不能因为某些危险因素的存在而限制孩子对运动的参与。婴儿学步时也要摔几个跟头才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孩子只有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摔打,他的人生才会更稳固。如果孩子喜欢玩球,那就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去,说不定未来的球星就在此刻产生。有条件的话,带孩子云去溜冰、滑雪、游泳,让孩子在自然中接受挑战,这样的话,孩子的身体机能得到了发展,自然能够心情开朗、快乐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寿光市圣城中学六年级三班  张金乘

家长 刘美霞  潍坊科技学院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