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得
孩子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也是我们这个小家庭的未来,我们也和天下所有的家长一样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都希望配合学校和社会把孩子教育好,但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可能不同,这里我们把自己的教子体会谈一谈。
一、不过分注重孩子取得分数,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分数以及在班级的名次,考前替孩子摸试题猜重点,小学阶段就搞题海战术。这样短期内也许孩子能够名列前茅,取得不错的分数。但我觉得目前小学阶段孩子所学知识还是相对浅显,家长对试题的难点和重点容易把握,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此以往使孩子往往养成依赖的心理,伴随着知识结构的深入,家长是不可能一跟到底的,关键是培养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在考试前家长最好不要陪孩子作过多的复习,考试应该真实反应孩子的学习状况,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我们认识到除学习外其它兴趣和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任何技能的获得都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而其中的过程往往是枯燥的,最重要的是坚持。决大多数孩子在经过短暂的好奇、新鲜阶段后,面对长期枯燥的练习,往往极度厌学。孩子学习钢笔字、毛笔字时我们也没希望让她成为书法家,只是为了增强孩子的个人综合素质,以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一点能力和乐趣。孩子也因钢笔字书写较好在学习上有了一定的心理优势和练习写字的兴趣。
三、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不应过度训斥,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在哪里,如何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考试后,发现孩子不应错的题确做错了,应与孩子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熟悉的题型而照搬,还是公式、数字看错等,找到了原因,引起孩子的重视就行了。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才是最重要的。
四、注意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平时我们也比较鼓励孩子之间的交往,鼓励孩子及小伙伴们多参加学校以及单位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希望能够在集体活动中提高和同学们的交往能力以及适当的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孩子在小家庭中往往是被呵护的对象,只有多和小伙伴们交流才能够锻炼自己平等待人的能力,因此我们常常向孩子讲述我们所接触的同学们的优点长处,鼓励她向他们学习,另外我们作为家长也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的涵养,为孩子作出表率。潜移默化,归根到底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和家长自身的素质提高是分不开的。
以上所谈,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点滴体会及做法。教育和培养孩子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们希望和老师、其他家长多沟通,为所有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
圣城中学六年级三班学生徐元平
家长徐金光 寿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