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展示|九年级二班赵柯竣:悠悠几千载,拳拳爱国情

圣中 2021-10-15 报道

  七十年风雨历程,七十年逐梦前行,栉风沐雨,新中国已走过72年的峥嵘岁月。这一刻,浮现在眼前的,不只是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具有湖南口音的庄严宣告与万众欢腾,也不只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世纪飞跃,更多的则是诸多抛头颅、洒热血的辈辈先烈们的血泪征程。 

  从战国时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一代诗圣杜甫;从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到南宋时期精忠报国的岳飞;即使仙气飘飘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会将“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系在心上。再潇洒的诗人也不能失去对祖国的热爱啊……爱国,这种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情感,它根植于我们的骨子之中,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情怀,一个永恒、绝不过时的主题。历史的风雨虽然波澜壮阔,也不能冲淡几千年来人们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一代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面对着腐败黑暗的现实,拍案而起,即使有敌人黑洞洞的枪口的威胁也发出了最后一次讲演,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间;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在中国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毅然化笔为戈,将匕首和标枪投向了敌人的心脏;被美国人称赞“可抵过五个师”的钱学森先生,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毅然携全家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殚精竭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在美国获得高等学位后仍选择了回国,为了国家核弹事业的发展隐姓埋名,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使中国国防事业走向尖端水平,成为一代“两弹”元勋,临终前留言“我死而无憾”……1935年,在关乎中国命运的危难之际,南开大学的老校长、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开学典礼上问了同学们三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而在2019年,现任南开校长曹雪涛在南开新百年首批本科生“入学第一节课”上也高声发问了同样的灵魂三问。而两届学子们的铿锵作答都是:“是!”“爱!”“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  

  千年的兴衰已成过往,翻开泛黄的扉页,未来的正文仍需吾辈绘就。似水流年翻转,又是一度欢腾的国庆。作为青少年学子,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任重而道远的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形成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青春与力量。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千百年来,正是有了这些“脊梁”,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日益发展、繁荣、昌盛、伟大。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主席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中国梦,强国梦,你我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祖国的明天必将和谐美好! 

  九年级二班 赵柯竣 

  指导教师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